在长春东南部的土地上,矗立着一座被人们亲切称为“老变”的变电站。
它不仅是一座供电枢纽,更是一部镌刻着城市电力发展印记的活化石。而串联起这部传奇的,是三张看似普通却意义非凡的图纸。
初燃之火:一张图纸,守护希望的火种
时间回溯到1943年,“老变”的前身新京一次变电所,连接起当时亚洲最大的水力发电站——丰满水电站的154千伏“松京线”,实现了送电。
展开剩余84%这意味着长春首次拥有了稳定充足的电源,而154千伏在当时是全国最高的电压等级,“老变”在全国的电力版图中地位举足轻重。
日本无条件投降后,时任“老变”技术员的日本人小山,企图烧毁变电站的全部图纸,以此阻碍长春电力事业的发展。
据“老变”第一任所长宋秋岭之子宋贵清回忆:在这危急时刻,变电所的职工谭炳春和赵金城站了出来,他们厉声制止:“这个你可不能毁,你要是敢烧,我就不让你走成!”
正是他们的勇敢与坚守,这张承载着长春电力希望的图纸得以保存下来。它像一粒火种,在动荡的岁月里,默默守护着长春电力事业的未来。
解放赋能:重建图纸,点亮城市新生
解放战争时期,“老变”遭受了极大的破坏,城市的电力供应陷入困境。“‘老变’要是没有,长春市根本就完全没有电,‘老变’必须恢复!”这是当时所有人的心声。
面对几乎被炸毁的“老变”,第一代“老变人”没有退缩。在荒郊野外,他们出大力气、流大汗,靠着人拉、肩扛,哪怕身受重伤也毫无怨言。他们手中的重建图纸,承载的是整个城市对光明的殷切希冀。
凭借着这份执着与担当,不到10天,“老变”就恢复了供电。长春电力终于走出了破晓前的黑暗,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。
而“老变”的贡献远不止于此,早在1954年,它就引出长热甲乙两条线路,为一汽建厂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。
那张重建图纸,也和“老变”一起,在第一批汽车的声声轰鸣中,被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里。
冰雪战歌:升级见证,续写传奇篇章
时代在发展,“老变”也在不断迭代升级。2012年,在一张新的图纸设计中,吉林省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在“老变”原址上拔地而起,新站占地仅为原来的二十分之一,变电容量却翻了一倍,展现出电力技术的飞速进步。
2020年11月,一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突袭长春,94条66千伏及以上线路停电,覆冰总长度超过赤道周长的一半。
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冰战役中,全新的“老变”充分发挥了重要供电枢纽的作用,多次充当其它变电站的电源,为抗冰救灾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而记录着 “老变” 迭代升级的图纸,成为了它重焕新生的重要见证,也承载着长电人对这段传奇历史的珍贵记忆。
三张图纸,见证了一座传奇变电站与一座城市的相伴相守。从最初的希望火种,到点亮城市新生,再到应对灾害、保障供电,“老变” 始终与长春同呼吸、共命运。
新时代,新征程,“老变” 将继续肩负使命,为北国春城保驾护航,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基业长青,岁月长宁。
来源:彩练新闻
作者:杨悦
责编:金馨鑫
编审:裴晶莹
监审:董杰
发布于:吉林省诚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